你知道汉语中最常出现的5个汉字吗?
汉字教学应该怎么教呢?
01:“的”
外国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虚词,试着体会一下外国人的心情:
我的爸爸√ 我爸爸√
我的书√ 我书×
朋友桌子× 朋友的桌子√
世界地图√ 世界的地图×
……
学到这里学生已经阵亡!“的”的意思真的太多了!哪些地方该加,哪些地方不该加,你知道吗?
02:“一”
最简单的字,是个简单的数词,不过学到更高等级,搭配起来学生也容易蒙圈,如:
“一个个”到底是一个还是很多个?
“同学们一一走上讲台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再比如“一不做二不休“”,是做还是不做呢?
这些跟“一”有关的语言点,可把外国人搞蒙了。
03:“是”
这应该是外国人学习的最简单的汉语动词了,不过以前也有学生犯过难!
“老师,‘不是、没是’都可以,为啥只可以‘不是’,不可以‘没是’”
嗨,你要说中文的语法难倒是不难,可就这么灵活!
04:“不”
年代久远的教材一般都有这么一组对话:
A:你好吗?
B:很好。
B:不好!
作为一个副词,“不”在用法上倒不难,读音有时候可有点折腾外国人,不信你试着读读:
不去 búqù 不想 bùxiǎng
不干búgàn 听不听 tīngbutīng
什么时候读bú,什么时候读bù,什么时候读bu?你搞得清楚不?
05:“了”
哎!这个可是外国人的死穴了,“了”一般学了400个学时,还是避免不了出问题,因为这个虚词太难了!可偏偏这么难的词,居然排名前五。
你可以试试,你能憋多久不说“了”这个词,哈哈,真的憋不住,“了”作为助词,用法也很多,学术界有了1,了2,了3……不同的用法,就下面这个句子就让学生头疼了!
“我吃了饭了!”
太难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