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霸笔记
学霸笔记本周知识:现代汉语这几个问题你会回答吗?
1.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
1、 总体而言: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,又是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。民族地区则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。国家推广普通话,不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,它们在特定的领域和地区可以继续使用
2、 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,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(基础方言)。在共同语形成之后,在很长时间里,仍可以与共同语存在。
3、 总的表现为:“同中有异,异中有同”的语言特色。同即为同源异流。异表现在语音、词汇、语法各个方面。其中语音差异最大,词汇次之。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,不以另一方的消亡为前提。两者互相有条件有选择地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完善自己。
4、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: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,利于社会交际。既能使用方言,又能自觉地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。
1、定义辨析
共同语(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);
民族共同语(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,作为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);
现代汉民族共同语(以北京语音……的普通话);
2、基础方言形成因素
1,方言的社会地位 2,方言区的政经文人口条件。
3、发展
古代汉民族共同语—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
春秋(论语述而:雅言);
汉代(扬雄方言:通语);
明代(官话);辛亥革命(国语)
4、地位
总—民族间—世界上(人口多、语言互相影响、世界组织和学习人口)
5、形成原因:三大部分
一: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与口语分离,形成白话,最终加速北方方言推广。
(名词:文言文、白话文。列举唐宋以来的白话文作品:唐、宋、宋元、宋金元、明清?)
二:北京话的特殊地位(唐代、辽代、金元明清、政治中心 800 年;官府通用语和白话文作品)
三:两个运动,一个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,一个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。
3.方言部分的几个细节:
北方方言的四个次方言;
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于?;
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分界(比如南京);
吴方言中有官话色彩的方言;
客家方言的分布省份;
闽方言除了福建还有?;
闽方言的两大代表,五个次方言;
香港澳门属于哪个方言区?;
与普通话差异最大和次之的三个方言;
哪个方言多鼻化韵;
哪几个方言有浊声母;
声调最多的方言;
有入声的四个方言区;
单元音较多的方言区;
有争议的晋语、徽语、平话区指的是哪儿。